诸位,第一次的聚会,第一个,可以算是一个预告,其中很多内容就是今后,我想与大家探讨的主题,这次也是一个引子,带领大家去思考一些平时没有注意,但又确确实实存在于你我身边的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的开始,我希望我能是一块好砖头。
再坐诸位,还是管理系居多,我们就先从学管理说起。学管理必定会学市场营销,而学市场营销又必定会接触到一个概念——定位。单就这个词来说,几乎快被用烂了,在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很多场合都会遇到。高中时老师会让你给自己做个定位,要考个什么学校;大学的职业规划课,又会让你给自己的职业做个定位…但是你是否知道“定位”这是一个产生于广告学,发展于营销学,而后应用到了各领域的一个概念。
可惜的是,就我观察,几乎没有学生能通过老师课堂上简单的介绍来明白这个我个人认为营销学上最为经典的概念。这无疑是教育的悲哀,我也时常在思考,这一现象的主要责任在于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但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
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你接触的最多的学科,未必你就真得了解。在学习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了一两句话的概念,而忽略了其中的本质。
在坐的还有电商的班助,再说说电子商务,通过4年的电子商务学习就一定懂电子商务吗?这个我还真敢说他们肯定不懂。我们先来看看电子商务的最基础的定义: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这也是我认为最准确的定义,而国内更多的教科书将其定义为网络上的交易行为,更糟糕的有人把电子商务理解成了网上商城,而电子商务创业,就变成了在淘宝上开一家网店。这真的是电子商务吗?
1995年,世界上最富盛名的两家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了,ebay(易贝)和amzon(亚马逊);96年IBM提出了Electronic-commerce(电子贸易、电子交易)这一概念,而这家公司的伟大不是因为他最先提出了E-C这一概念,而是他在一年的时间里就意识到了E-C这一概念的局限性,97年IBM提出了一个新概念Electronic-business(电子商务、电子商业)。但是在翻译到中文后,两者都变成了“电子商务”。14年过去了,互联网的发展充分证明了IBM判断正确性。google、facebook、twitter、特别是groupon等网站的出现彻底改写了原本的电子贸易结构,是电子商务真正从commerce转为了business。而在中国,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也就10年,但我们的教科书还停留在10年前。我想说的是,我们学的很多东西可能已经过时了,如若继续这样下去,只会造成短浅的目光和粗鄙的商业思维。
其实知识过时还好,就怕人也过时了,那就真的out了。为了使自己不过时,我们该怎么做呢?蔡元培说得好,与时俱进。但是在中国这样历史悠久、封建毒瘤遗存不少的神奇大地,想做到这点真的很难。,
很多人有过*校培训的经历,还有几个朋友听说过我*校培训的经历。我上过一次*课,也许只能算是半次。现场情况是一个学生在上面读书,一群学生在下面玩手机。此后我再也没去过,过了2、3天,别人告诉我,我被*校除名了。有人说我很傻很天真,有人说我迂腐,还有人认为我是假正经。其实,我就是单纯,单纯的了解下业余*校,单纯的了解下*。单就共产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我觉得我的了解比台上读书的同学多,或者说更真实。就用最近我朋友经常用来开我玩笑的一个词“修正主义”来说,大家肯定知道,这个词是我*曾经最爱用的贬义词,但文*之后就不怎么用了。但大家肯定不知道的是,修正主义其实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分支之一。曾经世界上,有两大阵营,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又有两大派别,革命派和非革命派,而革命派就讲非革命派称之为修正主义。单看什么什么主义,这应该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是一门相当有趣的学科,当哲学遇上了政治,这就变得好玩儿了。给大家念一组我查到的资料:
20世纪50年代,苏共说南斯拉夫是修正主义;
赫鲁晓夫上台,中苏交恶时期,中*说苏共是修正主义;
邓小平上台,实行改革开放,尼泊尔毛派说中*是修正主义。
孰对孰错我不在此论述,但大家要知道文*就是一次“防修反修”的**运动。
我们知道的往往是别人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成长就像街边的做蛋糕一样,被倒进一个模子,然后出来的都是一个形状一种口味的蛋糕。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接受的教育,黄继光堵枪口、董存瑞炸碉堡、火烧邱少云、刀断刘胡兰、修铁路的詹天佑、做好事的雷锋、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和万恶的资产阶级地主。伟人永远是伟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又一个但是,你是否有兴趣去了解下伟人之外的恶人、罪人、坏人?在此我还研究出来一个“三个代表”,希特勒、蒋介石、索罗斯,他们三分别代表了刚才我所说的三类人,恶人、罪人、坏人。但是,还是但是,他们真的如我们了解的一样吗?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你们懂的。
就我看来一般的学生在学习中都会有以上这些问题,缺乏深度、广度和全面的思维。
我曾经试图去改变自己窘迫的现状,结果失败了。起初我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于是乎,我选择了以看书来提高自己的方式。每当我看一些文字,就会有些许的思考,进而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这个估计实在有点三俗,像是抄袭某古书的励志故事,其实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故事,而是其后我看到的一本书,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看了此书后,我才发现我错了,错大了,可喜可贺的是我犯下的错误是早起心理学家都曾犯下的错误,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
(互动环节
此时向L君提问:“L,今天Z君迟到了,假设你完全不知情,你认为他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迟到?”
L君答:“可能是Z君在和妹子在一起,所以迟到了”
向Z君提问:“Z,你迟到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Z君:“等人等车,所以迟到了。”)
L君在对Z君迟到行为进行归因时,高估了人的因素,认为行为的产生是其自身的影响,而否认或者说弱化了客观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比如说等了很久的车。这种高估倾向性因素(例如人)、低估情景性因素(例如环境)的双重倾向,心理学上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这个理论告诉我,即使自身再怎么提高,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是难以有进步的。明天了这点以后我又开始了寻找,寻找一个适合求知、学习、成长的好环境,但是我又发现我错了,或许在这个神奇的大地上的这所神奇的学校里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个环境。而环境,我们身处的环境,主要就是由人构成的。于是我想,既然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我们何不去创造一个。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活动